标 题 | 党建引领赋能“新动力” 教育发展跑出“加速度” ——乌海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综述 | ||||||||
索 引 号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 | 信息分类 | 义务教育 | |||||||
概 述 | 党建引领赋能“新动力” 教育发展跑出“加速度” ——乌海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综述 | ||||||||
成文日期 | 公开日期 | 2024-08-12 09:53:28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近年来,乌海市教育系统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以上率下、真抓实干,积极在做强基层组织、做优党建品牌、做实党员队伍、做细学校治理上下功夫,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动力和发展优势,推动全市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精准施策分类抓,在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上见成效
一是紧盯全面提升党组织功能这个重点。全市以党政合力、部门联动、教育落实为策略,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教育工委主抓,市委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全力配合,高位谋划,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清单》和工作计划、进度安排,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议部署,一把手亲自推动,“一校一策”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改革工作纵到底、横到边。我市在自治区率先完成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中小学校基层党建工作“互学互看互比”观摩活动在自治区做示范。二是紧扣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这个难点。实施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提升行动,健全沟通协调、保障监督、“双培养”工作、督查评估、考核考评和激励保障等“六项工作机制”,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升建一批党委、党总支,厘清职责权限,把好学校的思想方向、政策方向和行动方向。市教育工委书记和委员带头落实党建联系点制度,健全宣传宣讲、调查研究、联系指导、解决难题、推动工作、培育典型的闭环工作机制,结合年度综合评估,打造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带动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提升。《乌海市推进体制改革、提升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做法受到自治区教育厅通报表扬并报教育部。三是紧抓党员教师队伍培养这个焦点。实施党员队伍“强筋壮骨”提升行动,在选优配强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卓越教师培训、教研队伍培优、领航校长培养“四大工程”,着力提高中小学书记和校长在加强学校党建、规划学校发展、组织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推动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提升高知识群体、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党员占比。加大教师引才、交流力度,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出台以来,通过“走出去”人才引进和市内招聘等形式补充教师,2023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引进和招聘教师447人。
(二)深化内化持续抓,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上见成效
一是持续在“深化”上下功夫,提升理论学习“质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丰富“书记讲党课、青年大学习、应知应会讲座”等学习形式,以高质量党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干部素质提升培训27期,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局党组成员带头开展巡听旁听、研讨交流、调研指导,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海勃湾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1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5所学校获评自治区文明校园。二是持续在“内化”上下功夫,提升品牌建设“成效”。市政府将教育列入“温暖工程”,全市教育系统持续推进“提标、提速、提效”专项行动,明确新高考改革、职业教育发展等10大调研课题,推动调研成果转化。深化“北疆教育心向党”,打造“树人党建”、“温暖党建”、“阳光党建”、“1+4+8”等融合党建品牌,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晒党建“比武争星”和党建述职活动,推进全市义务教育扩优提质、基础教育教研、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教育信息化等5个“一体化”具体措施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抓管理、抓服务、抓发展的能力素质。三是持续在“转化”上下功夫,提升推动发展“实效”。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与党组织书记微党课、党员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公开课、学科带头人业务讲座等相结合,与“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政策宣讲、社区包联共建等相结合,开展师生结对帮扶、志愿服务和教师家访等,推动坚强堡垒支部创建与学校现代化治理“质效双增”。一体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教师减负十九条全面落地,累计减少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45项,审批22项,场频次减少45%以上;出台以来各类会议较同期下降54%;将10个领域、23类考核评估事项整合为全年一次的“中小学综合管理评估”,实现多项考核一次完成;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数据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实现“信息多跑路、教师少跑腿”。
(三)深耕细作提质抓,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上见成效
一是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一体化推深做细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建成市级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实践基地8个。打造体育、艺术、书法、书香“四张名片”,支持学校搭建“廊道图书站”、“班级图书角”、“诚信书吧”等多元阅读场域,打造浓郁阅读氛围;持续开展“争做小小石榴籽 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开学典礼、升旗仪式、主题班团队会,持续打造“丁香读书节”阅读品牌,举办“声韵展风华 经典常相伴”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猜等活动,不断夯实师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开展“我们的节日”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小手拉大手 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活动224场次,开展家风故事分享活动50余场次,不断强化教育引导、环境熏陶、实践养成。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链条扩优提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夯实基础教育基点,统筹推进、集成联动、城乡协调的一体化教育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连续高位保持在97%以上。在全国首个启动地级市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扎实推进特色多样化办学,“双新”改革经验在全区推广。大力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市职校师生多次在国内外职业技能赛事中斩获佳绩。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实现较高水平的15年特殊教育,特殊教育融合水平不断提升。五育并举成效显著,全员、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四全”育人模式成效突出。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科学规划学校布局,积极适应人口变化和城市发展趋势,整合利用闲置校舍资源,优化中小学幼儿园点位布局。保障教育投入只增不减,我市连续两年高质量完成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目标任务,各学段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实现两位数增长。全面开展“优质+薄弱”、“城镇+乡村”、“一校+多校”、“高中+初中”一体化建设行动,海勃湾区19所中小学全部实现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扩优提质、义教均衡、“双减”政策落实等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公开课、示范课、教研备课、能手赛课等活动,始终在教研教改一线、教学示范一线、服务师生家长一线,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