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乌达区坚决贯彻自治区及乌海市关于诚信建设工程的战略部署,锚定“诚信乌达”建设目标,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制定印发《乌达区2025年度诚信建设工程工作任务清单》,明确40项具体任务,在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关键领域协同推进,以扎实的诚信建设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针对执法突出问题精准施治,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11份并全部整改到位。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公示要求,全区执法部门均在政府网站公开执法案件、信息和执法委托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干部诚实守信作为实绩考核“硬指标”,完成1批调任干部及2024年度81名拟评优干部核查,让重诚信、讲担当成为干部成长的通行证。严把事业单位入口关,对2025年新招聘的109名工作人员均征询自治区社会信用管理中心意见,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筑牢坚实基础。深化“府院联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彰显法治政府担当。聚焦便民利企,在169项“全区通办”事项基础上,高效完成14个高频“一件事”服务的系统认领与配置工作,优化服务流程。
夯实信用根基,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枢纽作用,2025年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内蒙古乌海)”归集报送信用信息39368条,筑牢数据基础。“信易贷”平台释放普惠金融活力,吸引7家金融机构入驻,发布9款金融产品,服务注册企业2648家,累计授信208笔,撬动信用贷款规模达4.61亿元,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推行信用报告“一纸通办”,企业在“信用中国(内蒙古)”网站可一站式获取涵盖人社、住建、安全生产等42个领域的专项信用报告,替代传统无违法违规证明,“多、难、繁”问题迎刃而解,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为载体,依托遍布全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诚信实践活动。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在交通干道、社区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利用电子大屏、广告牌滚动刊播诚信标语、海报及先进典型;发放《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热点解读海报超百份,让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平台,常态化宣传“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区通办”等惠企便民举措,挖掘报道“承诺制+全代办”服务模式典型案例及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成效信息14条,累计阅读量突破1.7万次,形成良好舆论声势。
常态化开展“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问题专项检查,严格执行“五步工作法”,构建“前端预警、终端联动、末端攻坚”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同时开展重点领域执行攻坚行动,今年以来法院已受理执行案件680件,结案535件,执行标的到位69.16%,巩固“切实解决执行难实践点”成果。扎实推进“昆仑”专项行动,公安分局2025年立环食药领域案件5起,破环食药领域案件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全力维护司法权威。深化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依托12309检察服务平台提升对趋利性执法的精准识别与监督能力。重拳惩治虚假诉讼,筛选有效线索56条,调取审查案卷60余本,推动形成机制共建、信息共享、协作共治的联合惩戒格局,坚决捍卫司法公信力与社会公平正义。
乌达区通过一系列扎实有力的“诚信工程”举措,正将“诚信”这一无形资产转化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诚信内蒙古”贡献乌达力量。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