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教室新了 课程活了 选择多了
发布时间:2025-09-17 09:36:17 作者:市政府办公室 来源:乌海日报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角形底座稳,咱们就按这个思路画图纸!”“要不加点‘东方明珠’的设计感,说不定又好看又能承重!”9月16日,在市第十九中学少年科学院实验室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裹着少年们的好奇心。接到老师布置的“搭建承重最大的塔”任务后,学生们迅速分组行动,有的围坐讨论方案,笔尖在纸上勾勒细节;有的拿起材料反复试搭,不时调整结构——这是该校少年科学院9月5日正式开班后,日常教学中的生动场景。

  这处占地近500平方米、投入300余万元的实验室,是我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的地级市,我市近年来以创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核心,从资源配置、集团办学到特色育人,打出一套“组合拳”,让“就近上好学”的愿望照进现实。

  资源“补位”:让好学校在家门口“生长”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硬件是基础,布局是关键。2024年以来,我市通过新建、改扩建、维修改造22所学校,累计新增学位1938个,让像市第十九中学这样的“新优质校”陆续落地。

  走进市第十九中学少年科学院,“物质科学”展区的实验器材整齐排列,“太空科技”板块的模型引人驻足……这里不仅配备先进设备,更构建起覆盖六大领域的课程体系、30余个探究主题、200余个体验项目,让学生能亲手做实验、探索机器人奥秘等。

  “每次来都能发现新乐趣,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学生段浩然的话里满是兴奋。

  不止于此,2024年,我市教育支出达1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91%。如今,中小学普通教室多媒体配备率、心理咨询室覆盖率均达100%;乡镇学校音美教室全部达标,硬件“鸿沟”逐步填平;名师、骨干教师跨区域交流轮岗常态化,乡村或薄弱校任教经历与职称评定挂钩,让优质师资“动起来”,软件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集团“牵手”:让优质资源“串珠成链”

  “以前总担心家门口的学校不如城区学校,现在集团化办学后,孩子能跟着名师上课,我们特别放心。”海勃湾区家长王丽的感受,显示出乌海集团化办学的成效。

  为破解大校额、大班额难题,我市组建了3个“紧密型”、若干“联盟型”义务教育集团,实现主城区19所学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同时推进“优质+薄弱”“城镇+乡村”“高中+初中”一体化建设,成立3组初高中结对共同体。通过课程共享、师资互通、管理同步,原本的薄弱校有了“强靠山”,优质资源得以“串珠成链”,惠及更多学生。

  在海勃湾区第五小学教育集团,海勃湾区第五小学与龙游湾校区(原海勃湾区第三小学)实行统一管理,两校区学生共享同等教育资源。

  “我们定期开展‘助学课堂’专项课题活动,两校区老师集体备课,教育教学同步实施,实现了教学同频共振。”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介绍。

  在市第十八中学,这种“联动效应”更为明显。作为海南区重点初中,学校借助集团资源,将“问题导学”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生物课上,传统“满堂灌”的模式被打破,老师抛出问题,学生分组围坐、合作探究,课堂成了思维碰撞的“小舞台”。

  “现在上课不是被动听,而是主动找答案,学习劲儿更足了!”学生李伟说。

  特色“破圈”:让每个孩子都能“发光”

  “横平竖直写好字,一撇一捺学做人。”在海勃湾区第五小学书法教室,墨香萦绕,学生们手握毛笔,一笔一画认真书写。

  作为“中国书法城”,我市将书法教育融入义务教育全过程,构建大中小一体化体系,90%的学校建立书法基地,3所国家级书法示范学校、2所兰亭学校成为文化传承阵地。

  海南区第四小学的“兰亭长廊”更是独具匠心——每周从学生习作中挑选优秀作品展出,这种“激励共享”模式,让越来越多师生爱上书法。

  “看着自己的字挂在长廊上,特别有成就感,也更愿意练字了。”学生王梓恒笑着说。

  不只书法,我市还着力打造“一校一品”:海勃湾区团结小学以“办城里孩子羡慕的乡村学校”为目标,开展特色农耕课程;海勃湾区第九小学聚焦“乌海建设者子女”,提供个性化辅导;全市持续推进“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六大节”,6所学校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70%的学校成为自治区级及以上特色校,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从“有学上”的基础保障,到“上好学”的品质追求,我市以资源优化为笔、以均衡发展为墨,写下了教育民生的温暖答卷。如今,全域优质均衡的成果已融入校园日常,惠及每个家庭。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深耕教育沃土,让公平与优质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结出成长的硕果。

关闭
保存
打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