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节水减排“活水”来
发布时间:2025-09-11 10:19:55 作者:市政府办公室 来源:乌海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水尽其用,方得长流。面对乌海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20%的水资源短缺现状,我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向节约用水要空间、向集约用水要发展,闯出一条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高效利用的新路子。

  节水:水肥一体润良田 精打细算促发展

  “这浇起地来可方便哩,水和肥一并流到作物的根上,一滴水也不浪费。”8月28日,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一棵树村的玉米地里,乌海市弘泽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徐振河正在调控滴灌设备,他介绍,这片地使用水肥一体方式进行4组轮灌,避免了“大水漫灌”导致肥料流失,节水效果明显。

  “水肥一体方式还很省人工,1个人就能完成100亩地的活计,也避免了传统‘撒施’肥料导致土壤板结、盐分积累,可以很好地维持土壤肥力。”徐振河说。

  作为一座被沙漠环绕的城市,乌海的水尤为珍贵。曾经,我市一头农业用水粗放、一头工业用水紧缺,如何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刀刃”上,成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在农业领域,我市在源头节水上下真功,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种植管护及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建设,全力挤出水资源“发展空间”。

  乌海市丰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育的“沙漠红颜”草莓,今年在浙江杭州举办的世界草莓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该公司负责人于海红说:“我们能种出这样的草莓,靠的是科技和生态的结合。‘沙漠红颜’采用精准控温大棚、智能节水滴灌及生态循环管理系统,得以在我市这样干旱少雨的环境中实现规模化种植。”

  为了让有限的水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我市通过“以工补农,以农哺工”的“合同节水+水权转让”交易模式,实现农业节水与增效同频、绿色与发展共振——

  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让1.25万亩农田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改造后的农田每年节约用水约288万立方米,节约出的水指标流转给企业;

  乌达区雨润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根据不同作物需水量在地下不同深度埋设感应装置,当水渗透到刚好满足作物生长深度时,滴灌系统自动关闭,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

  我市印发《乌海市农牧业用水定额管理办法》《乌海市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实施方案》,以价格杠杆撬动用水习惯之变。针对水利基础设施,安装农业用水计量器具,因地制宜推广浅埋滴灌、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全力打造节水型设施农业;

  ……

  此外,我市还通过加快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推广再生水用于园林绿化、开展节水宣传等,营造节水、惜水的浓厚社会氛围,以节水实效助推高质量发展。

  减排:工业技改降能耗 循环利用提效能

  项目准入“源头节水”、管网改造“路径节水”、技术改造“过程节水”、近零排放“终端节水”……在乌海,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工业节水减排创新实践,让水资源在“节”与“用”的平衡中释放活力。

  在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间占地面积不大的节水车间,让公司生产线产生的废水实现近零排放。

  “节水不仅能解决企业缺水问题,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与国天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通过‘用水费用托管型’合同节水模式推进节水技术改造,降低纯盐水吨水能耗,以‘节流’促‘开源’。”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向东说。

  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引入“绿色脱盐”技术,每吨脱盐水用电成本仅为0.18元,制水能耗降低95.5%。改造后的节水装置投产以来,与改造前的“双膜反渗透节水装置”相比,吨脱盐水消耗原水的节水率约为17%,整个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废水排出。

  像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样,我市越来越多企业积极投入节水技改行列,让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截至目前,全市实施节水技改企业20家、节水技改项目23项,成功创建自治区节水型园区2个、节水标杆企业2家、节水型企业16家。

  我市创新探索水预算管理,实施“预算+计划+定额”水资源管理机制,对用水需求科学分析,对配置水量细化分解、逐月调度、动态调整,盘活水资源存量,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引领节水理念、制度、技术、路径、模式创新,为发展节水产业化、产业节水化,打造节水先行地区提供行动指南。

  “我市坚持开源、节流、挖潜、布水网、建机制多措并举,尤其是在推进工业节水方面,我们强化‘审、批、取、供、用、节、排’全过程管理,通过广泛宣传和有效的管理手段,越来越多企业都在积极自主开展节水改造,取得了显著效果。”市水资源服务中心副主任卢思颖说。

  增效:水权交易盘存量 全链节水严管控

  “该企业实际用水量小于预算下达量,本年度可能存在节余水量,建议进行水权交易。”在乌海市水权与信息化中心,工作人员只需点击鼠标向智能机器人提问,屏幕上就会迅速显示合理建议。“这是乌海市数字孪生水利系统,能够智能分析用水情况、推荐水权交易信息,还可以实时促成水权交易,帮助更多用水主体由‘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乌海市水权与信息化中心副主任哈布热说。

  什么是水权交易?简而言之,它是水资源使用权在用水户间的流转,也就是用水指标的二次分配。为控制用水总量,水利部门会为地区和企业设定用水指标,但实际用水情况往往存在有的主体指标用不完、有的不够用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通过水权交易来调节。

  受地理位置与气候影响,我市水资源匮乏。结合地区水资源实际,我市制定《乌海市水权交易实施办法》,探索创新多种水权交易模式,有效缓解城市“渴水”之痛。

  我市全面推动“合同节水+水权转让”模式,以企业投资助力农业节水改造,实现水资源由农业向工业的合理流转,形成工农业互促发展的良性循环;经自治区水利厅组织协调,与巴彦淖尔市开展闲置水指标交易,有效解决我市120余家工业企业的用水难题;在黄河水利委员会、自治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中国水权交易所的指导下,与山西、四川、甘肃、山东等地就开展同流域跨省区水权交易进行深入探讨,联合探索跨省水权交易路径模式。

  2024年底,我市首笔“水权贷”落地,这样用取水权作为质押进行贷款的模式在自治区属首例。“水权贷”使“水权”由商品属性向金融属性转换,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可量化、可变现。企业用取水权或水资源使用权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为全面盘活用水资源存量、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了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深化用水制度改革,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行业流转。在自治区率先制定地方节约用水法规《乌海市节约用水条例》。《条例》当年立法、当年成法,创新提出非常规水利用、水权流转等重要内容,从法规上强化水资源对区域发展、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的刚性约束,为推进我市全链条节水、供水提供有力支撑。

  节约用水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推进深度节水控水,乌海步履坚定,驰而不息。

  

关闭
保存
打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

Baidu
map